好事之徒网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上线17个地市州专区,入驻企业已达4695家

另一方面,当一个傻子都能赚钱的时代过去的时候,也标志着行业正在慢慢走向成熟。

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因为装机容量大增,导致的产能过剩、价格下降问题,让中国的风电产业进入了多事之秋。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对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新能源产业替代传统能源,并不是可以马上推开的,替代率达到20%以上,就要到2030年以后了,但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把新能源作为拯救金融危机的绿色途径,过度渲染。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上线17个地市州专区,入驻企业已达4695家

与此呼应,10月23日,以色列内阁批准了由以环保部和工贸部提出的绿色增长计划。比如对于交通领域,一个途径是新能源汽车的替代,一个是现有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提升,更好的思路是发展公共交通,但最佳的思路,则是城市空间形态的节碳,利用城市规划来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却是,被认为是绿色增长重要途径之一的新能源产业,遭遇了困局,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一些新能源企业都在经历着艰难困苦的时刻。我们总是规划到2015年发展多少,2020年发展多少,但不掌握核心技术,于是引进技术上生产线,然后产能拼命扩张。不仅仅是市场萎缩,购销价格剪刀差的扩大,也使得中国的光伏企业尝到盈利能力下降的苦楚。

上月,美国七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展开双反调查。针对产能过剩、并网难、质量安全等问题,4月份报批电监会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对风机质量和风电场并网提出了严格要求,被称为目前最严厉的风电场限产令。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说,最终会使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丧失竞争力,损害很多美国光伏企业的利益。

对光伏发电以优惠价格予以全额收购,对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予以税收和信贷上的支持等。美国作为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如果对中国光伏企业启动双反调查,中国光伏行业将遭受严重打击。上月,美国七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展开双反调查。放眼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光伏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了政策扶持。

作为后果,纳税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会增长。而且,如果美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美国光伏能源的成本将大幅增长。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上线17个地市州专区,入驻企业已达4695家

中国企业如何自救?激烈争端的背后,是全球光伏产业陷入冰谷期,有着庞大产能的中国光伏制造业,也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目前光伏组件的库存在10GW左右需要消化,中国的光伏企业有1/3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加上价格一路暴跌,产品库存严重,大部分光伏制造企业都面临亏损状态。若一旦立案,美国政府将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直接影响到国内75家主要光伏企业的对美出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光伏企业将倒闭与亏损归于全球经济疲软与来自中国的竞争。这两天,美国商务部将决定是否立案。中国光伏企业处境艰难,从近期坊间的两则传言也可见一斑上月,国内排名第二的光伏组件厂商江西赛维LDK被传有可能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半个月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厂商无锡尚德电力也传出了将会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对美国来说,光伏电池双反调查会满足一部分美国光伏企业的一己之利,不过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光伏能源市场将会萎缩,美国政府通过光伏能源市场的增长扩大就业的目标将会落空。国内专家认为,美国企业这样做的实质,就是要求美国用贸易保护主义来保护自己。

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上线17个地市州专区,入驻企业已达4695家

而如果立案,中美都面临双输的局面。在中国,想做一个发电项目需要国家批准,也就是通过发改委审核,至于电价多少也是依照项目来审定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标准。

相比之下,我国在政策扶持方面仍然存在空白。美国将本国的经济问题归罪于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专家指出,只有大力挖掘国内市场,才能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中国光伏企业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上月,美国七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贸易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展开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国欲立案双反调查,将对中国光伏企业产生多大影响?面对困境,中国光伏产业应该如何自救度过寒冬?中国企业成为替罪羊近期,常青太阳能公司、SpectraWatt和Solyndrat等三家美国光伏公司在一个月内相继宣布破产,更多的企业则通过减产、裁员等方式熬过寒冬。中国光伏业目前的处境,从近期的两则传言就能窥见一斑。

同时,对光伏双反立案会影响到中美的进出口贸易。双反可能带来双输国内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美国商务部立案的可能性不小。

但是,美国光伏企业破产倒闭的根本原因真是所谓的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吗?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全球多晶硅价格的进一步走低,美国光伏企业原来引以为傲的标准技术路线无法为继,如果没有寻找到新的出路,可能面临亏损或者破产的局面。

11月1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等四协会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有关部门作出努力让美国政府对中国光伏电池双反申请不立案。我国一直没有实施《上网电价法》,相关光伏项目的立项、补贴等审批也很严格,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如果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因美国采取征税措施不能继续对美出口,势必极大影响美国相关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对中国的出口。今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知识产权报告,这份报告涵盖对中国知识产权侵权现状的详尽调查结果,以及中国知识产权侵权和促进本土创新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将矛头直指风能、电信设备(移动电话)、软件、汽车、民用飞机及其组件等中国新兴产业。目前,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金额,远远超过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金额,美中之间的贸易顺差额已达18.8亿美元。受下游装机量增长大幅放缓的拖累,现在中国的光伏制造业,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

尽管赛维LDK与尚德都予以否认,但两大国内标杆企业先后陷入破产传闻,还是令人对中国光伏行业的前景感到一丝寒意。换句话说,就是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一些美国光伏企业没有及时调整战略,也没有找到增强制造竞争力的途径,导致最终破产。

今年9月,太阳能产业协会与美国可再生能源业市场调查机构GTM研究公司做过一项调查,它们认为,美国光伏企业今年的经营境况不好,与来自海外的竞争没有必然联系。像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都有鼓励光伏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

专家建议,具体政策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经验,如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如果欧洲市场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双反,将带来更大的打击。

美国参议员RonWyden在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信中指出,中国生产商以大幅降价和美国同业抢生意,这些生产商在中国获得了大规模的现金津贴及其他补贴,使得美国光伏业在中国企业面前失去竞争力,因此美国有关部门应该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目前联邦政府补贴占成本的30%,加上州政府等各种补贴,总共能覆盖75%的成本。但随着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快速下降,有人声称,到2016年,即使联邦政府的补贴缩水2/3,太阳能也能达到同化石能源竞争的价格。就在美国光伏企业接连倒闭,并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双反调查之时,美国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的太阳能市场。

不过,目前太阳能应用还离不开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但实际上,美国沙漠地区早已成为太阳能发展重地。

过去十年,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发展迅速,而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区的各种刺激政策皆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太阳能市场。根据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最近发布的年度光伏系统成本分析报告,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美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成本大幅降低。

由于规模的迅速扩张,通过规模带动太阳能成本下降已经在美国成为现实。除了在沙漠中修建大型太阳能农场。

最后编辑于: 2025-04-05 08:09:59作者: 好事之徒网

相关推荐